5月28日下午,由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山东省中医药文化示范协同创新中心、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研究中心主办的“海右讲坛”第46期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清校区图书馆B701举行。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山东中医药大学刘更生教授进行“守正创新 笃行致远——中医药经典传承与科研诚信”学术讲座。由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马传江主持。
专家介绍

刘更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医古籍整理与中医药文化研究。历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秘书长、副主任委员、名誉副主任委员。是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文化科普巡讲团成员。先后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编有《中国文化概论》《中医必背红宝书》《中医必背蓝宝书》等著作多部。获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化建设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精彩回顾
讲座开篇,刘更生教授结合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的学科特点,解读“诚”与“信”的内涵,对同学们提出“早下手”“下狠手”“不投机”“不偷懒”的学习建议。表示:“使用一手资料是铁律”,部分学生在文献使用过程中,因资料获取便捷而忽视了对原始资料出处的核查,甚至直接复制粘贴,导致标点符号混用、原始出处失考等“低级痕迹”频现。强调,“不掠他人之美”是文献研究者必须坚守的底线,学术诚信不仅体现在论文写作层面,更体现为一种治学精神与学术态度。青年学子应珍惜在校时光,通过广泛阅读经典文献、撰写读书笔记等方式厚植理论根基,把做学问视为长远追求,以扎实的积累和端正的态度为未来学术发展筑牢根基。
讲座结束后,马传江书记总结本次讲座,再次强调做学问应始终保持勤奋严谨的态度。此次讲座不仅梳理了学术诚信的现实问题,更通过行业传统与典型案例的分享,为研究者尤其是青年学子敲响警钟:学术之道,始于规范,成于坚守,唯有以诚为本、以勤为径,方能在学术之路上行稳致远。
全校各学院师生四十余人参加本次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