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建设 >>
-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
- 中医文化学科
- 科学技术史学科
- 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
- 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
- 山东省人文社科基地
- 创新团队
- 学会工作
- 国医大师
一、学术水平
(一)学科特色
本学科具有4个明晰而稳定的研究方向:中医药经典理论诠释与应用研究、中医临床文献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医药与传统思想文化研究。
1.中医药经典理论诠释与应用研究
致力于中医药经典文献的整理、诠释与应用研究,既是学科的传统优势领域,也是其他方向的基础。经典文献整理、药性理论和脏腑理论是本方向研究重点。
2.中医临床文献整理与应用研究
以中医药临床文献的整理、挖掘为基础,总结临床疑难病方药证治规律,为当代临床诊疗提供严谨的信息支持和方法指导。
3.中医学术流派研究
总结古今学术流派的理论创新、临证经验及传承体系、传承规律、形成因素、发展动力,研究当代学术流派评价方法、发展模式,挖掘当代中医学术流派对理论创新与临床诊疗具有指导意义的独特思想、技术及方法。
4.中医药与传统思想文化研究
坚持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大背景下审视中医理论的发生发展,解释和理解中医文化现象、丰富和完善中医理论体系,以期丰富学科内涵、拓展学科外延和填补学科空白。
(二)学术创新
1.新观点、新理论、新学说
对传统药性的科学内涵作出了新的诠释:国家973项目“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并结合现代研究结果,课题组认为,中药药性是指中药的基本属性,包括本原药性和效应药性。构建了基于发生学的脏腑理论体系:以中医经典文献研究为基础,探索了中医经典诠释的方法学问题,在脏腑理论的发生学研究及传统思想文化背景下中医理论的还原与现代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中医理论研究“近代模式”的问题和理论重构的基本方法。
2.探索本学科研究的方法学
提出了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理论、文献与实地调查三位一体的研究模式,构建当代学术流派评价体系:以历代文献研究为基础,总结了中医学术流派历史经验,系统研究了当代中医学术流派和齐鲁医学流派现状与发展趋势,构建了当代学术流派评价体系。建立了基于知识本体的中药寒热药性经验要素表征体系:在全面分析整理中药药性理论学术思想体系的形成背景、构建模式、发展脉络和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基于知识本体的理论,构建了中药药性经验要素数据信息库,通过集体会商、专家咨询、小样本预试等综合研究方法,构建形成了“中药寒热药性经验要素表征体系”。起草完成第一部中医古籍整理行业规范《中医古籍整理规范》,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作为行业规范正式发布。
(三)学术影响
1.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的协作交流
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组织全国23所中医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和“名老中医学术流派整理研究”。作为973项目首席单位组织全国8所院校进行国家973计划项目“中药药性理论基础问题研究”。作为第一承担单位(项目办公室),承担国家公共卫生资金项目“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组织全国8省中医文献研究机构开展科研协作和人员培训。主办《中华医藏》项目培训,为项目实施打下基础。
2.推动学术进步及实际应用
构建起完善的中医文献学科理论体系,理论研究独树一帜。构建完善了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医文献学》。主持完成第一部中医古籍整理行业规范《中医古籍整理规范》,并在此规范基础上还形成了《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工作细则》。系统开展了药性理论文献研究,为国家973计划项目“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方案的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交《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使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再次成为全行业的研究热点。建立了当代中医学术流派评价体系。对失眠、中风、胸痹、消渴、肿瘤等疑难病各历史时期证治状况与方药应用规律进行梳理研究,为提高临床疑难病证的治疗效果提供了结论精确、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
3.国内外学术交流
开展“海右讲坛”“名士课堂”系列学术讲座,形成我院学术交流品牌。主办和承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等全国性重要学术会议20余次,邀请德国著名汉学家文树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秦玲子等著名外国专家来学科进行学术交流。为了充分调动学科教师的积极性,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积极鼓励学科学术骨干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营造宽松学术氛围,采取“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吸引国内访问学者和博士后人员进站。
二、学科队伍
(一)学科带头人
王振国,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人民政府“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山东省属高校第一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医药经典理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科技部国家973项目中医理论专题第三届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学会医史文献分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主任、《中华医藏》项目学术办公室主任等。主持完成国家973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JCR1区的TOP期刊JCIM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第一完成人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知识分子、山东省教学名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二)后备学科带头人
宋咏梅,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秘书长,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高血压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儒医文化分会秘书长,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第四批全国中医优秀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专家组成员。从事中医临床文献整理及数字化研究工作24年,曾参与完成国家公共卫生重大专项“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文献传承模式研究”“中医药古籍深度整理与综合利用示范研究”等课题20余项,共发表论文80余篇,整理出版古籍50余种。
(三)队伍结构
现有教职员工38人,形成一支知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学历水平高,有着高度事业心,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学科队伍。
三、人才培养
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七年制本硕连读生三个层次。除此之外,还有在职申请学位、留学生研究生教育等多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的层次丰富,梯队合理。
培养方式采用学科集体授课与导师单独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同时,还结合学生课题的需要,聘请临床教师对研究生进行指导。丰富的培养方式,保证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中医典籍与文化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