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正式发布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集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由山东中医药大学王振国教授担任总主编,张树剑教授担任执行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学术集刊《中医典籍与文化》顺利入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与北大中文核心、南大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并列为三大重要人文社科期刊评价体系。AMI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吸引力”、“管理力”和“影响力”三个部分组成,自2014年该项目成立以来,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日渐增强,已得到各类科研单位的认可与采纳。
集刊简介
《中医典籍与文化》是中医文献学国家重点学科、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人文社科基地、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创办的学术辑刊,由山东中医药大学王振国教授担任总主编,张树剑教授担任执行主编,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
本刊既回望医学的传统,又关注全球之趋势,试图做一个多元医药学历史、当下与可能的见证者与参与者。诚邀天下学人襄助,以汇聚英才高论,拓延学术边界,共同耕耘中医文献、中医史学与文化相关研究的学术原野,鼓励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路径,倡导扎实的原始资料运用。

《中医典籍与文化》第一辑主题为“多元医学交流与融通”,共收录20篇文章。其中,专论2篇,其一回顾了余新忠先生主持的医史高端对话会,另一篇为刘兵先生在“海右讲坛”的学术演讲。“中医文献与理论”9篇,既有资深医史学家李建民先生的力作,又有学界青年才俊的最新研究。“多视域的医学史”8篇,有医学制度与环境史的研究,又有东西医学的互动与交流。译稿1篇,翻译的是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医疗史,向早期山东医学史研究的学者致敬。从不同视角讨论了多元医学不同特质及其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可能。
主办单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
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
本辑协办单位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本辑学术委员会
王振国(山东中医药大学)
冯秋季(新乡医学院)
刘兵(清华大学)
余新忠(南开大学)
李建民(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李勤璞(浙江师范大学)
沈澍农(南京中医药大学)
梁松涛(河北大学)
本辑编委会
主编:王振国(山东中医药大学)
执行主编:张树剑(山东中医药大学)
特约主编:崔军锋(浙江师范大学)
英文审校:苏静静(北京大学)

《中医典籍与文化》2021年第一辑(总第2期)主题为“跨学科视野下的中医语言”,聚焦于中医药的文本理解、多语种翻译与知识传播,共收录19篇文章。“专稿”3篇,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海右讲坛”学术对话与主题演讲的整理文章。“中医多语种翻译研究”7篇,从多个角度讨论了中医药文本的翻译与理解。“古典中医语言研究”2篇,讨论了中医古籍与简帛文献中的文字问题。“中医传播史研究”3篇,既关注中医药海外传播与交流,又有中药理论的古今演变研究。“译稿”2篇,第一篇是关于亚洲医学的全球化的文章,第二篇记录的是近代中国博济医院的结石手术。“书评”2篇,对象分别是剑桥大学青年医学史家白玛丽( Mary Brazelton)博士的新著《大规模免疫接种:近代中国的公民身体和国家权力》(MassVaccination :Citizens’Bodies andState Power in Modern China)和现任职于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的边和博士关于明清药学史的研究《人知其药:明清中国的医药文化》(Know Your Remedies : Pharmacy and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China)。
主办单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
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
本辑协办单位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
本辑学术委员会
王振国(山东中医药大学)
方向红(中山大学)
余新忠(南开大学)
张显成(西南大学)
周恩(上海中医药大学)
陈骥(成都中医药大学)
朱剑飞(河南中医药大学)
沈澍农(南京中医药大学)
范延妮(山东中医药大学)
本辑编委会
主编:王振国(山东中医药大学)
执行主编:张树剑(山东中医药大学)
特约主编:蒋辰雪(南京中医药大学)
英文审校:Nigel Wiseman(长庚大学)

《中医典籍与文化》2021年第二辑(总第3期)主题为“东亚医学思想与流转”,聚焦于东亚医学的传统思想与知识、技术,以及其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和转型。本期共收录学术文章18篇。其中,“专稿”1篇,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海右讲坛”学术对谈辑录,主题为“中国医学的经典特质与现代身份”。“思想与特质”5篇,深度诠释东亚医学的思想渊源、理论文献与文化根基。“知识与流传”5篇,探讨知识在生产之后,如何进行跨国界、跨区域、跨文化的传布。“汇通与转型”5篇,关注的是在流传以后更有趣味的融合与新生的过程。“书评”2篇,分别是对余新忠教授新作《追寻生命史》以及闵凡祥副教授的《中文医史研究学术成果索引》所作的书评。本辑特邀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张大庆教授撰写了卷首语。
主办单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
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
本辑协办单位
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
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
本辑学术委员会(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振国(山东中医药大学)
安井真奈美(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
张大庆(北京大学)
何仲(北京协和医学院)
郑洪(浙江中医药大学)
赵京生(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郭秀梅(顺天堂大学)
顾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萨日娜(上海交通大学)
韩毅(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本辑编委会
主编:王振国(山东中医药大学)
执行主编:张树剑(山东中医药大学)
特约主编:姜姗(北京协和医学院)
英文审校:杨颐(伦敦大学学院),靳亚男(北京大学)

《中医典籍与文化》2022年第一辑(总第4期)的主题为“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聚焦从出土医学文献和文物的最新研究进展探究中医学知识的来源等问题。共收录21篇文章。其中“字词考释”8篇,涉及清华简、胡家草场汉简、里耶秦简、马王堆古医书等出土医书文献的字词考释;“文献考证”5篇,包括对出土简帛文献研究的综述和日本传世医学文献的资料研究等议题;“综合考论”5篇,对传世医书《素问》篇目的出土文献来源等议题进行了考证;“研讨专稿”1篇,为南开大学“医疗社会史在中国”圆桌会议内容记录;“会议综述”1篇,为第四届全国出土医药文献文物研讨会综述;“学术书评”1篇,收录对《殖民权力与医疗空间》一书的书评。本辑由西南大学杜锋副教授特约主编,西南大学张显成教授撰写卷首语。
主办单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
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
本辑协办单位: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
本辑编委会:
主编:王振国(山东中医药大学)
执行主编:张树剑(山东中医药大学)
特约主编:杜锋(西南大学)
英文审校:Ehsan Doostmohammadi (西南大学)
本辑学术委员会(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振国(山东中医药大学)
沉澍农(南京中医药大学)
周祖亮(广西中医药大学)
侯乃峰(山东大学)
郭秀梅(日本顺天堂大学)
陈明(北京大学)
张如青(上海中医药大学)
张显成(西南大学)
萧旭(常州大学)
刘建民(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