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疫病文献辑录及中医药防治疫病经验挖掘的方法学构建”课题启动会在济南举行。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项目总负责人谷晓红,宁夏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牛阳,华夏出版社原社长、党委书记高文铸,上海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王旭东,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原所长张如青,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教授刘更生,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中医药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郑洪,山东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主任张思超,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学院副院长刘铁钢,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李海峰等各位专家和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课题负责人王振国主持。

王振国强调,中医药在全面参与疫情防控中显示出了独特优势,成为了中国医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疫病文献的辑录研究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疫病的概念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古籍文献、近现代报刊、海外文献等所记载的疫病相关内容,“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构建疫病文献辑录及中药防治疫病的经验挖掘方法学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能支撑国家宏观决策和疫病临床实践的中医药疫病古籍及近代文献资料,对于促进中医药传承保护和原始创新,形成完备的中医药特色抗疫方法方案,对指导当前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负责人谷晓红介绍了项目设立的背景和意义。表示,这是科技部首次立项有关中医疫病资源类的课题研究,突出强调了中医药文献传承研究的科学价值、实践价值和文化价值,指出本课题的主要目标为构建挖掘方法学范式、制定有示范作用的疫病文献辑录和挖掘方案,为其他课题组提供技术支持,是推进总项目顺利进展的基础力量,并对总项目提出了专项管理、保证质量,保证进度、定期总结等要求。

课题一骨干成员宋咏梅从课题的研究内容、考核指标、组织管理方案等方面全面介绍了课题的实施方案,重点汇报了课题目前对350种疫病古医籍书目的筛选范围、筛选原则、筛选流程和史志文献疫病资料辑录技术方案,明确了课题的年度计划、经费管理及数据资料汇交和共享方案,并恳请参会专家对课题实施提出宝贵意见。










随后,领域内资深专家就课题立意、实施方案、实施环节、管理制度、数据汇交和共享方案等内容展开讨论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本次会议内容丰富、讨论深刻,各位专家针对课题设计和实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指导性建议,同时对各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及项目整体推动进程予以肯定,不仅对项目开展与实施指明了方向,更为项目的圆满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础。领域内资深专家、参与单位负责人及本课题骨干成员3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