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首届扁鹊论坛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海右讲坛”高峰对话在山东中医药大学举行。本次高峰对话以“中国医学的经典特质与现代身份”为主题,来自海内外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以及师生8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

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振国教授、日本顺天堂大学郭秀梅研究员、日本二松学舍大学町泉寿郎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研究员、哈尔滨商业大学副校长程伟教授、济南社科院张华松副院长、宁夏历史学会副会长薛正昌研究员、山东中医药大学刘更生教授等专家参与了高峰对话,对话由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张树剑教授主持。

主持人 张树剑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吗?是否具有现代性?其传统意义与现代意义如何体现?对待中医学的经典应该持有什么态度,在传承与诠释的话语背景下如何认识中医学的现代身份?

引言人 郭秀梅
以日本如何定义医学为切入点,梳理了传统医学在日本的发展。在江户时期为了与荷兰医学等西洋医学相对应,日本将传统医学称为汉方医学,后又在明治以后称中国医学、东洋医学。中医学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值得深入研究。

引言人 王振国
八所中医药大学被世界医学院校名录除名,实际上反映的是评价体系的问题,也就是医学的经典特质和现代身份的认同问题。进而从古典的中医是什么,现代的身份是什么两方面发表了观点,提出古典中医和现代中医的分水岭在于,近代西方医学传入或者说西学东渐之后对中国整个医学体系的影响。最后引用桑兵教授的话指出,中医药、中国医学实际上是近百年来制度转型和知识转型的一个具体的体现和范例。

与谈人 杨 力
齐鲁文化和炎黄文化、河洛文化、华夏文化密切相关。从河洛文化到齐鲁文化是黄河文化的一脉相承,是中国文化的分娩,是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树大根深、源远流长的体现。扁鹊开创的望诊,是对伏羲观象智慧的发展和应用。扁鹊的智慧,开创和发展了中国医学。

与谈人 程 伟
中医药的泛文化化倾向值得注意。中医有非常强烈的文化意识性,尽管今天的中医和古代已经有了很大差别,但是依然保持着传统性。按照西方哲学结构去重新解释中国哲学的问题,损害了中国哲学的思想意义和深度。

与谈人 町泉寿郎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大陆普遍面临的少子化、老龄化、人口负增长和贫富差距的问题,与社会福利息息相关,发挥好中国传统医学在社会福利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搞好社会福利,维持中间层的增长,可以促进社会发展和安定。因此,增强年轻人对古典医籍或者传统思想的兴趣,例如建立数据库或者通过联网实现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与谈人 刘更生
传统与现代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不能对立来看,传统的东西留到今天,必然成为现代的。中医学院更名为中医药大学,实际上是在用中医药代替中医学,这导致了医和药的分离。中医学的经典特质,即东西方知识传承的区别在于,中国的知识传播是层层累积的,而西方是取代式的。




济南社科院张华松副院长、淄博职业学院稷下研究院杜国建教授、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张荣才先生、济南时报副总经理马卫红女士参与发言讨论。
“海右”出自杜甫名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海右讲坛”是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发起的系列学术活动,旨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探讨医学人文前沿议题,拓展学术边界,加强多学科和跨学科交流合作,打造学术高地。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十一期,邀请国内外近五十名著名专家学者来我校讲学对话,纵论古今,汇通中西,启迪思维,弘扬学术,已有近千名师生参与“海右讲坛”学术活动。通过邀请国内外不同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讲座及高峰对话,有力地推动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术品牌正在形成,引起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中医药医史文献领域的重要学术活动,备受欢迎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