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4月14日,学校举办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暨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传承创新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文史哲》杂志名誉主编、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王学典,《中国中医药报》社总编辑王淑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主任单宝枝,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周向军,山东省公益慈善研究会会长李平生,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何中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鞠玉梅,我校原校长、教授高树中,《中国中医药报》社通联部主任赵书军,岐黄学者、原副校长、我院院长王振国等省内外知名专家;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省社科联、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关领导;我校党委书记张立祥,校长李可建,党委副书记艾邸,党委委员、副校长王琳,党委委员、副校长崔亚洲,党委委员、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陈众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李可建主持。

张立祥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和领导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厚植守正创新的底色”“彰显开放发展的成色”“擦亮培育新人的本色”三个方面阐述了学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工作成效。他指出,以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的传承创新为切入点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意义重大。此次研讨会政治站位高、专家层次高、学术水平高,希望通过这次研讨,更好探索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路径,谋求特色发展机遇,讲好“两个结合”故事,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贡献更多山中医智慧。

开幕式上,学校为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学术主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委员颁发聘书。主任委员王琦院士代表专家委员会致辞,作题为“中医药文化面临的三个问题”的主旨演讲。

王琦院士指出,中医药文化当前面临三大关键命题:一是厘清“中医药文化”的本体内涵及其与中医学之间的边界关系;二是推动文化“转型”而非“转基因”,强调在坚持本质属性基础上的时代适应;三是回应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对接”问题,提升中医药文化的主体性与阐释力。他强调,中医学虽属自然科学范畴,却深蕴人文精神与哲学内涵,已形成具有完整文化结构的知识体系。应以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为支撑,推动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生命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注入活力。


开幕式后,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负责人在综合实验楼A306组织召开中心工作会议。中心学术主任王振国介绍了研究中心建设情况,崔亚洲介绍了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与会专家展开了热烈讨论。王琦院士强调,文化要注重应用和转化,建立常态化机制,明确标准,重视数字化和智能化,扩大影响力。张立祥对专家们的建议表示诚挚感谢,并表示学校将积极落实相关指导意见,聚焦中医药优势学科建设和学科交叉融合,持续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力争在人文社科领域取得更多高质量标志性成果。
当日下午,围绕“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主题举行专题学术报告会。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学典教授作题为“迎接第三次学术大转型:把中国‘中国化’”的主旨报告。王学典教授指出,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已历经两次重大学术范式转型。而从党的十八大前后开始,正在经历着、进行着第三次巨大转型,也就是从“以现代化(西方化)为纲”学术范式到“以本土化(中国化)为纲”学术范式的转型。实现本轮转型的关键在于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资源社会科学化、原创化,推动构建具有主体性与原创性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由此才能书写出中国学术新的篇章。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主任单宝枝教授作题为“中医药国际传播推进人类健康共同体作用研究与探索”的主旨报告。单宝枝教授从中医药国际传播的背景与现状出发,强调了目前国际上对中医药的需求增长,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呈现出多渠道、多层次的特点,系统阐释中医药国际传播的战略意义,分析了当前传播实践中存在的挑战与不足,提出应通过构建多语种传播体系、加强品牌塑造与文化适应性表达,推动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健康、有序发展。向世界讲好中国医疗卫生故事,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山东省公益慈善研究会会长李平生教授作题为“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主旨报告。李平生教授首先从百年来中国的大变局谈起,引出习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重要指示,从“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项使命、四个自信、五项任务、六个价值、七个着力”七个层次全面梳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逻辑,并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深刻解析新时代文化使命、价值担当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路径,为新时代文化自信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启示。

此次研讨会聚焦中医药文化的当代表达、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路径与中华文明的学术转化,展现出理论深度与现实关怀的融合格局。会议不仅强化了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学术内涵,也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注入了新动力,具有重要的学术引领意义与文化推动价值。
党委宣传部、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处、科研处、社会成果与转化处、卫生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健康学院及我院负责人,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研究中心成员及师生代表近300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