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2日至27日,“格致山中”2021科学技术史学术周暨海右讲坛/名士课堂/与科学家喝咖啡/科技史名著选读/816科技史读书会系列活动,在图书馆B701举办。此次活动由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主办,邀请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东南大学、山西大学、青岛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为我院师生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史相关学术讲座。讲座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1000多名学术同仁参加了此次活动。
11月22日晚,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唐泉教授作题为“中国古代历法中的‘步五星术’”的讲座。唐教授从中国古代历法中的“步五星术”讲起,引申出中国古代行星理论的核心目的。在计算火星精度方面,将1106年的《纪元历》与1543年哥白尼系统对比,指出中国古代历法家的智慧之处,同时也分析了“步五星术”的精度未能取得更大的进步的原因。在讨论环节解答了“步五星术”研究的现代意义,以及“步五星术”与五运六气的关系两个问题。
11月24日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科技史研究院李晓岑教授作题为“古法造纸与蔡伦”的讲座。李教授从“纸的起源”“蔡伦是纸的发明人吗?还是改进者?”两个学界争执不已的问题引入,结合其早期在云南、贵州、四川、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田野调查,从帘幕制纸的手法、制作流程、纸的质感几个角度对浇纸法与抄纸法进行了详细的对比,通过观察纸的特征,并结合现代仪器检测对考古发现中的灞桥纸、中颜纸、金关纸等纸张的制作手法做出推测。
11月24日下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杨乙丹教授作题为“黄河历史文化探源”的讲座。杨教授首先以一组数据引出在研究中辩证思考的重要性,后面以八个问题为切入点,从中国古代历史上人口变化的角度,引经据典地解读黄河变迁对中国古代南北经济变化的影响。进而,杨教授指出黄河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孕育演绎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国谱。在对黄河文化保护和传承过程中,文化因素是需要作为突破口的,通过对黄河文化的开发、利用和包装,将保护和发展一起做。
11月25日上午,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陈丽云教授作题为“海派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的讲座。陈教授首先从“海派文化”的特点讲起,结合对当时上海的政治背景、经济繁荣、文化形式多元化历史的回顾,介绍了“海派中医”的起源。进而对民国时期“上海老三药”即中药老字号、中医学校、中医社团做了系统的阐述,最后指出海派中医保持长久的生命力的几点原因,给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和发展很多启示。
11月25日下午,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赵云波副教授作题为“生命是一个信息系统——文特尔合成生物学成就及生命观探析”的讲座。赵教授首先介绍了生物学家文特尔的学术背景,通过分析活力论发展史和薛定谔等多位科学家对还原论的观点,揭示了认知生命的两种不同观念。进而通过对文特尔合成基因组实验、基因组移植实验、合成细胞实验三部曲的介绍,解释了文特尔对于生命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认知过程。
11月25日晚上,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贺晏然老师领读了Know Your Remedies(中文译《人知其药:明清中国的药学文化》)这部著作。贺老师首先介绍了本书作者边和,进而按照章节顺序针对书中观点做了精彩的阐释。贺老师认为整本书是作者对中国古代医药分业历程的再探讨,并从内史和外史的角度给出了依据,着重称赞了作者恰当选择文字、图像资料,并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逻辑清晰地整合材料的能力。
11月26日上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甄橙教授作题为“神经病与精神病之历史辨析”的讲座。甄教授通过《国语辞典》、《辞海》等辞典中对“神经病”和“精神病”基本概念的辨析引入,由浅入深地从非医因素,对两个词的引入、应用、正确理解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在对医学因素辨析过程中,甄教授抽丝剥茧、娓娓道来,从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讲起,沿着医学历史发展的进程,系统简明地介绍了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在我国近代的发展历程。在讲解18世纪精神病院改革时,结合泰奥多尔.热里科的画作《疯女》,提出可以把艺术、文学作品纳入医学史研究中的观点,并指出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将众多资料聚焦主题,同时甄教授在研究中对基本概念的重视,给与我们很多启示。
11月26日下午,青岛大学中国法律人类学研究中心杜靖教授作题为“中医人类学的想象与空间——从科学人类学与知识人类学出发的思考”的讲座。杜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医人类学研究看中医的视角,围绕“中医将医疗技术事实转换成一个社会文化事实”等五个议题,从传统文化三层次的和谐展开对中医的思考。
11月26日晚上,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的两位硕士研究生,以“病因观的变迁与古代巫医”为主题,分别领读了《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和《从医疗看中国史——先秦两汉病因观及其变迁》两部著作。
11月2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韩毅教授作题为“宋代医学文献在东亚的流传与影响——以平惠民和剂局方》在中国、朝鲜、日本的传播为例”的讲座。韩教授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医书评价与动态研究为切入点,介绍了本书在中医药流传与影响中的作用。利用中国、朝鲜、日本等史料,依据“科技知识的创造与传播"研究视野和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东亚国家的影响做了细致的阐述。他强调从事医学史的研究中,结合多国史料以及阅读原始文献的重要性。
此次活动推动了学术交流与合作,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引发了师生的热烈反响。
撰稿:江丽莎
审核:王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