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山东省高等学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等3类科研创新平台认定名单的通知》(鲁教科字〔2020〕6号)发布,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为依托的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据悉,此次全省共有3家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入选。
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于2011年,并在2017年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项目,自立项建设以来,中心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指导方针,围绕中医药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这一核心主题,密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和新时期的发展需要,积极发挥多学科交叉协同平台的综合整体优势,重点研究和解决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在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及其现代转型研究、中医药文化资源研究、齐鲁医学流派传承保护研究、中医药文化创新性发展研究、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立法基础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优势,实现了校内外学术力量的有效整合。
近五年,协同创新中心承担了近20项国家级、省部级和政府委托课题项目,总科研经费达4869万。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投入最大的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项目,整理中医药古籍416种,出版《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大型道教医学丛书《道医集成》的编撰工作,整理道医典籍704种;整理开展近代名医医著研究,出版《近代名医医著大成》。出版《中医典籍与文化》(第一辑)《中医学原理探究》等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专著。在《自然科学史研究》《JOURNAL OF CHEMICAL 》等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CSSCI文章30余篇。获得国家级奖项1项,省部级奖项3项。中心成员获得“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山东省青年突贡专家”“全国优秀中医人才”“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将以此次获批示范中心为契机,以构建中医药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复兴战略高地为目标,全方位、规范化展示和传播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助力“健康中国”。加强中医药国际教育及文化传播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推广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