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1日下午,由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主办、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刘兵教授主讲的海右讲坛第一期“地方性知识与关于‘毒’的科学传播——民族医学和西医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差异之一例”,在长清校区康复训练中心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刘更生教授主持,张树剑教授点评。


刘兵教授从当前公众对于“毒”的认识出发,以医学理论和实践中如何看待“毒”为切入点,提出能否以一种标准来界定“毒”的质疑。以作为“地方性知识”的蒙医和蒙药认识中的“毒”入手,对比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对“毒”的认识,认为不同理论范式对“毒”的认识具有其多元性和理论依赖性。因此,刘兵教授指出,未来传统医学的发展需在哲学立场上进行观念改变,尤其需要改变科学主义的、一元论的医学观、药物观、毒性观。


“海右”出自杜甫的名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刘更生老师谈到,“海右讲坛”正是以“海纳百川”的心态和格局,邀请国内外的知名专家教授参与讲坛,同时也广泛欢迎各位老师学生的参加。张树剑老师对本次讲座做出点评,并感谢刘兵教授给我们带来的文化与思想上的盛宴!


讲座后的提问环节也同样热闹非凡,刘兵教授的讲座使大家深受启发与触动,并提出了一些问题与疑惑,刘教授都一一做了精彩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