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下午,“海右讲坛”第六期在我校长清校区图书馆举行,来自中山大学哲学系方向红教授带来了“五行如何行——一个现象学的回答”的学术报告,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张树剑教授主持。此次讲座共有来自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18级扁鹊班、中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校内外五十余名师生参与,现场机锋交错,气氛热烈。





会议上,方教授梳理了德国古典哲学与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指出从为世界分类的角度来看,五行的分类是科学而严密的。以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关照“阴阳”、“五行”的内涵,方老师首先指出,“阴阳”、“五行”应落在object的层级,是被给予的,而可给者来自感性直观。其次方老师又表示,“阴阳”、“五行”是先天自我在直观之中为运动所立之范畴。阴阳描述了一个物体的运动,五行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的运动。方教授的演讲角度新颖,创意丛生。






方向红,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德国洪堡基金获得者,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中国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德国哲学、法国哲学和中西比较哲学,尤重现象学。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和译文70余篇,专著3部,译著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