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中医文献学》入选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 |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我校《中医文献学》入选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
《中医文献学》课程是我校较早设立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开设的中医文献学本科专业课程,课程负责人现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泰山学者、我校信息管理学院院长王振国教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2009年度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要求,经过网络评审、专家会评以及上网公示,教育部、财政部决定批准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普通高校650门、军队院校(含武警)课程29门。 今年全国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和77个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47个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及专家组织、56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推荐申报的1781门课程参加了评审。
评选精品课程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重视“质量工程”的组织实施,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并给予政策支持,推进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和建设经验,推进本校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中医基础理论》于2006年入选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实现了学校国家精品课程零的突破,《中医文献学》入选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使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至此,我校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