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至23日,由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中医典籍与文化》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医学人文研究学术出版与传播论坛暨《中医典籍与文化》学术集刊发布会在医宗扁鹊故里济南长清举行。副校长王振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机关党委副书记、副社长谢炜,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张大庆教授等出席论坛。
王振国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王振国指出,齐鲁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思想举足轻重,齐鲁医学源远流长,齐鲁大地出现了如扁鹊、王叔和、成无己、黄元御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医家,在中国医学史上熠熠生辉。济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长清为医宗扁鹊故里,在扁鹊故里举办这次会议,别具意义。王振国强调,医学一直生长在科学与人文共同滋养的土地上,学术出版是医学人文研究的归属之所,同时也是学术研究的过程与内容。学术研究需要交流的园地,《中医典籍与文化》作为一本全新的中医人文学术集刊,集人文社科之思,刊专业学术之声,集聚贤达智慧,探索学术前沿,有利于促进中医药学术的传承,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
会议举行了《中医典籍与文化》学术集刊首发式,王振国、谢炜共同为集刊揭幕。《中医典籍与文化》由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并联合学术界多家学术机构共同协办,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定位于医学人文研究高水平集刊,为医学相关的文献、历史、社会学、哲学、文化交流与传播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提供发表与交流平台。
本次会议同时是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海右讲坛”第16期学术活动。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宋咏梅,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典籍与文化》执行主编张树剑,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张大庆,南开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余新忠,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医学与文明》集刊主编李化成,《中国中医药文化蓝皮书》主编、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毛嘉陵,新乡医学院教授冯秋季,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齐鲁学刊》编审杨春梅,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宣传部部长王文姮,河南大学医学院教授王莹,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张丰聪,上海科技出版社编审刘诗发,南京大学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闵凡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主任牛亚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世界史与国际关系工作室主任、《中医典籍与文化》责任编辑赵怀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执行主编王华,南京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沈劼,《中医药文化》常务副主编李海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口述史研究》主编杨祥银,浙江大学特聘副研究员姬凌辉,凤凰出版集团科技出版社编审傅永红,北京大学副教授、英国medical history编委苏静静参加此次会议。
专家们围绕医学人文研究的方法、视野与前景,学术出版与传播的品牌建设与路径等展开了深入讨论,对长期以来医学人文研究的发表困境提出了反思与建议。与会学者认为,医学人文研究正在走向纵深与多学科融合,其研究对于反思历史与当下,尤其是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复杂问题具有深刻的意义;而医学人文研究的出版与传播的渠道还比较少,需要学界协作破局。
《中医典籍与文化》集刊编委会、学术委员会成员、作者代表,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华医史杂志》等国内高校、出版机构、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及山东中医药大学相关专家40余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同时进行了网上直播,国内外50000余人通过网络观看,被人民网、人民日报、新华网、齐鲁晚报等10余家媒体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