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午,由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处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海右讲坛第44期:山东中医药大学202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申报培训会”在山东济南颐正大厦举行,邀请山东大学王承略教授、邹翔教授、马明冲教授分别作题为“中国古典学术研究的问题与导向”“国家社科基金选题设计与申报书撰写”“浅谈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项目的申报经验和方法”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分别由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周扬教授、常务副院长张丰聪教授、王春燕教授主持。
专家介绍

王承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史、目录版本校勘学、中国经学史、海外汉籍研究。任《两汉全书》副主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大英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的整理与文献学研究”首席专家。主编《儒藏精华编》诗经类、《子海精华编》《汉籍合璧精华编》《齐书·齐史编》《汉籍与汉学》(CSSCI集刊)。出版《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续刊》《姚振宗集》《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后汉书》《李焘学行诗文辑考》等研究与古籍整理著作40多部,在《文学遗产》《文史》《文献》《文史哲》等刊物发表论文120多篇,荣获教育部、山东省社科成果奖11项,各类图书奖22项,教学成果奖8项。

邹翔,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欧医学史、英国社会史研究。代表作有《鼠疫与伦敦城市公共卫生(1518-1667)》《走近艾萨克·牛顿的疯癫:科学与人文的多重阐释与构建》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一般与重大招标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等。在《世界历史》《史学月刊》《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马明冲,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入选者。兼职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省领导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山东省政治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代表作有《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研究》《政党政治研究》等,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科研项目5项,在《山东社会科学》《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理论与改革》《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精彩回顾

王承略教授首先讲授了中国古典学术研究的维度。指出在时间上需向上溯源探究学术根源,同时向近关注当下发展;空间上要向下探索民间根基,挖掘学术在民间的传承与影响,向外拓展国际视野,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学理上则应向本土化深耕,坚守中国学术特色,并借助 AI 技术创新研究方法,推动交叉融合。随后王教授还详细阐述了古典目录学从六分到四部的演变,强调了解古籍分类对文史哲与科技史研究意义重大,《四库全书总目》是打开古典学术宝库的关键钥匙,为相关研究提供全面视角。

邹翔教授分享了申报课题的宝贵经验。强调前期申报材料书写至关重要,扎实充实的前期成果积累和规范的格式是成功的重要基础。在申报书书写方面,邹翔教授强调申报者要时刻审视自己的研究基础,提出“五个是否”,即申报课题与研究领域是否密切相关、是否有厚实的研究积淀、是否能在既有基础上深化拓展、团队构建是否合理、计划和客观条件是否可行。最后,邹翔教授建议研究申报成功的题目,以提高思想、借鉴经验并避免课题重复。

马明冲教授首先分享了选题经验,提出结合个人及团队专长、学科前沿和实际需求,优先选择具有前瞻性、创造性和推广应用价值的课题。在组建研究团队方面,跨学科、跨部门、跨学院联合申报可提升成功率。随后,讲解了申报书撰写要点,强调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规范性。最后,马明冲教授还指出要注重经验积累,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等提升学术水平,加强交流合作,学习成功者经验并发挥团队力量。